无量寿经感应网
标题

佛陀为何要教导人们“视众生如佛”?

来源:无量寿经感应网作者:时间:2023-05-24 16:04:05
佛陀为何要教导人们“视众生如佛”?无二无别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佛陀是非常伟大的;尤其对于佛教徒来说,更是对佛陀充满虔敬与感恩。佛陀的外表是那么慈祥庄严,他所讲述的法教是那么深广微妙。所以大家都愿意以
佛陀为何要教导人们“视众生如佛”?

无二无别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佛陀是非常伟大的;尤其对于佛教徒来说,更是对佛陀充满虔敬与感恩。佛陀的外表是那么慈祥庄严,他所讲述的法教是那么深广微妙。所以大家都愿意以香花等物供养佛陀,并虔诚顶礼。然而,伟大的佛陀却告诉我们,其实众生对我们的恩德与佛无异。对此,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众生的外表形形色色,有好有坏,对我们似乎也没什么帮助,有些还会给我们带来烦恼,甚至会伤害我们。那么,佛陀为什么教导我们要“视众生如佛”呢?

“关注自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尤其喜欢关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常常忽略别人对我们的付出,忽略在我们成长和成功的背后许多人的默默奉献。事实上,宇宙间没有任何一样事物能够独立存在,所有生命相互依存、互为因缘,共同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大家庭。

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点滴收获,无不需要依赖他人。

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如果离开他人,我们自己能够生存吗?比如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如果没有家长、老师甚至同学,能成为一个优秀生吗?再比如我们去饭店吃一顿饭,如果没有种粮、种菜的农人,没有运输的司机,没有售卖的商贩,没有厨师、服务员的付出,我们能吃到这顿饭吗?然而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却往往都在自己身上:“我为获得好成绩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我为这顿饭付了多少钱”等等。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所得都是理所当然的,而把他人的付出统统抛到脑后。

心佛一如

因此,我们应该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这其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但是很遗憾,我们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学校教育,成人以后所处的社会风气,都在强调自我保护、自我奋斗,都在鼓励与他人竞争。相反,利益他人、为众生无偿付出的观念极为罕见。我们从未领会或者完全无视“众生相依”的道理。因此,很难对他人生起感恩之心。当整个社会都缺乏对他人的感恩之心时,社会和谐与个人幸福都将无从谈起。

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如果想要获得成就,那么众生更是不可或缺的助缘。比如说,每个修行人都需要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度来获得成就,可如果没有众生,我们布施给谁呢?如果没有伤害我们的众生,我们如何修忍辱?离开了众生,我们的六度根本无处下手,解脱成佛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更深一步,从金刚乘清净观的角度看,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不过由于我们被无明覆盖、尚未觉醒,所以看不到这个事实。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视众生如佛”,并不是要强迫我们去虚构一个世界,恰恰相反,佛陀是在为我们揭示宇宙的真理,引导我们逐渐看清一切万法的真相。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二者必居其一 二者必居其一

二者必居其一成语名称二者必居其一成语拼音èr zhě...

二竖为虐 二竖为虐

二竖为虐成语名称二竖为虐成语拼音èr shù wéi nüè成...

二杆子 二杆子

二杆子成语名称二杆子成语拼音èr gān zǐ成语简拼è...

二竖为灾 二竖为灾

二竖为灾成语名称二竖为灾成语拼音èr shù wéi zāi成...

二满三平 二满三平

二满三平成语名称二满三平成语拼音èr mǎn sān píng成...

最新文章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志足而...

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 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

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忠信可矣,无恃神焉。 忠信可矣,无恃神焉。

忠信可矣,无恃神焉。...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 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

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古诗原文[挑...

忘足, 履之适也;忘要,带 忘足, 履之适也;忘要,带

忘足, 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